- 相关链接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研究实验室 | 迎新网 | 海洋大学堂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 | 海大附中 |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 西海岸校区建设 | 教育基金会 | 校友会
版权所有 :中国海洋大学 京ICP备16054026号-5
通常,当人们将脸浸入水中后,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心跳速率减慢、四肢静脉收缩等,这是因为身体要将含氧血液输送到重要器官,比如心脏、肺部和脾脏,让人在短暂的无氧期间存活下来。
世世代代生活在海岛水域的巴瑶族人,为了寻找食物每天都要潜入水中,经常会深入几十米深的水下,一口气能在水中待10分钟左右。有些巴瑶人甚至一天有60%的时间都在潜水捕鱼,而且只用很简单的潜水工具,甚至只有一副木制的潜水镜。研究人员对此非常好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为了得到答案,研究人员利用便携式超声仪拍摄了巴瑶人的脾脏图像,并对脾脏体积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显示,巴瑶人的脾脏比平常人平均大了50%。
为什么脾脏大就能憋气憋得更久?专家说,脾脏位于人的胸腔正下方,是淋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脏能够储存血红细胞,血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能和氧结合,将氧输送到人体各个组织,再将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输送到肺部排出体外。脾脏在“人类潜水反应”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身体进入冷水时,脾脏会处于活动状态。当潜水反应开始时,心率减慢,血液就会流向心脏等关键部位。此时,器官和脾脏收缩,将含氧红细胞注入血液循环。所以脾脏越大,憋气能力越强。
那么,研究巴瑶人能帮助我们普通人什么呢?研究人员说,通常生活在极端环境中的人群能够提供大量有关基因和生理特征如何适应恶劣环境的信息。如果能对他们有更多的了解,可能会帮助我们找到新的医疗方法。比如,对低氧环境人群的了解越多,或许就能帮助医生更好地治疗重症监护病房中血液含氧量很低的患者。
来源:亲海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sJFfe54jzafDDZt_h3XuU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