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链接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研究实验室 | 迎新网 | 海洋大学堂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 | 海大附中 |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 西海岸校区建设 | 教育基金会 | 校友会
“东方有比目焉,不比不行。”(《尔雅》)
"西方有比目鱼焉,不吃不行。″(乐乐)
摄影:续齐乐
多宝鱼长得像一个扁平的圆盘,有着又长又低的背鳍、臀鳍以及短小的腹鳍。 摄影:续齐乐
多宝鱼,学术界常用的中文名是大菱鲆,学名是Scophthalmus maximus, 属菱鲆科 Scophthalmidae,菱鲆属Scophthalmus。它们的体长可达100厘米,体重可达25千克,是世界上公认的优质食用鱼。这些可爱的家伙之所以有一个如此吉利的名字,并不是因为她们有很多鱼宝(卵)。"多宝鱼"这么个名字,其实是对于这些加伙英文名turbot的音译,且取“多宝多福”之意。
巨大的多宝鱼。图片来自afishblog.com
多宝鱼长得十分有特点。作为广义上的鲆类,它们的两只眼睛都位于身体的左侧。它们的身体十分侧扁。身体左侧(也就是所谓的正面)长满了棕褐色的斑点和小突起;而右侧(也就是腹面)是白色的,十分光滑。
多宝鱼的右侧。 摄影:续齐乐
它们是"佛系"却又高效的伏击猎手。有着一张长有细小利齿的“大嘴”,以及几乎完美的伪装能力。平时,大菱鲆喜欢侧躺在砂质的海床上,用两只"炯炯有神"的蛤蟆眼睛凝视着上方,一旦发现有不明真相的鱼虾经过,便一跃而起,将其吞入腹中。
多宝鱼的伪装 图片来自Wikipedia
这只同属的近亲菱鲆 Scophthalmus rhombus隐藏得简直天衣无缝 图片来自蓝色动物学网站
大菱鲆分布于大西洋北部、地中海、波罗的海,在欧洲沿海被广泛食用。也就是说,市场上极为常见的多宝鱼并不是我国土生土长的鱼类。真正将这美味的多宝鱼带上我国人民餐桌的,是雷霁霖院士。雷院士因此有了“多宝鱼之父”的美誉。
敬爱的雷院士 图片来自中国水产频道
1992 年,我国从英国引进了 200 多尾多宝鱼鱼苗,想将其培育成北方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对象。 但是当时多宝鱼养育技术是英国的专利,购买这个专利的价钱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于是,雷院士毅然决定依靠自身实力攻克难关。但是研究过程并不顺利。雷院士查遍了当时所有有关多宝鱼的文章,想解决多宝鱼的产卵难题, 却一无所获 ;他第一次培养多宝鱼,到了三四天,所有的鱼几乎都死了......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雷院士却从未放弃。他夜以继日地去观察、去思考,常常在显微镜前一待就是一天。最终,经过反复试验 ,七年磨一剑,我国多宝鱼的育苗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后来,他将来之不易的多宝鱼研究成果无私公开,并且帮助企业去扩大生产。很多人不理解, 但雷老认为养鱼的工业化才是他要追求的,要把鱼类养殖尽快转变成为生产力。这足见其高风亮节。
2015年12月16日,雷院士在青岛逝世,享年80岁。
在这寒冷的冬夜,和家人一起享用一盘美味的清蒸多宝鱼,内心涌起这位老人的无限感恩、敬佩和深切的缅怀之情。
来源:海洋欢乐谷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_IzsRD8MZ6se26OywWO3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