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鳍篮子鱼的“金缕玉衣”
作者:潮间带生物句号 来源:海洋欢乐谷 访问:156 日期: 2021-04-23

    不论是在水产养殖业界,还是在水族观赏鱼界,万恶的刺激隐核虫病(海水白点病)总是鱼见鱼伤,人见人愁。其病原体刺激隐核虫是一种专寄生于海水鱼体表和鳃上的原生纤毛虫,可以感染几乎所有海水硬骨鱼类,致死率极高。而目前,没有解决这一“小瘟神”的完美方法。刺激隐核虫病是一道需要鱼儿们继续咬牙坚持的坎儿!

完。

    ……

    此时,一条刚打完酱油的长鳍篮子鱼(黄斑篮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路过:“你们说啥?白点是什么东西?不知道,没见过。俺们村儿的鱼儿们打小儿就没见过这什么什么虫子耶。”

长鳍篮子鱼|图源自:JuHao Wang

 

白胸刺尾鱼:“…………你闭嘴!”

白胸刺尾鱼

(小知识,因为白胸刺尾鱼在养殖中特别容易患白点病,因此在观赏水族中,它喜提“白点王”称号)

 

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凡事总会冒出个意外。在刺激隐核虫病的抵御方面,长鳍篮子鱼就是这么一个幸运鱼(er)。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不需要为刺激隐核虫感染致病担心的鱼。因为它们自打出生那一刻起,就从娘胎里继承了一件杀虫灭菌的“金缕玉衣”。

微信图片_20200211173715.jpg


刺激隐核虫寄生在鱼体的体表和鳃部。但是摸过鱼的人应该都知道,健康鱼体的表面总会有一层黏液,而这层黏液正如同人体的表皮和黏膜一样,正是鱼体抵御外界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上篇文章(《万恶的刺激隐核虫病(白点病)》)提到过,刺激隐核虫的幼虫期是可以自由活动的感染期,但并非所有虫体附上鱼体后都能进一步发育成滋养体。许多鱼类体表黏液中都存在着天然的抗菌物质。例如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在经过获得免疫后,皮肤的黏液和血清中就能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和阻动效价。受这些物质的影响,到达鱼体的虫体的纤毛会发生黏连造成阻动,无法附着并死亡。



图源自[1]


然而,这些鱼类的阻动和免疫往往并不完全,无法100%的根除感染的虫体,在条件合适时,依旧会发病。

 

长鳍篮子鱼就比较厉害了,它们不会采取什么“发丝打结儿”这样温暾的防御手段。它们体表分泌的黏液中有一种效果强劲的天然抗虫蛋白——L-氨基酸氧化酶。这种抗虫蛋白在浓度达到4.0 mg/mL的浓度下,就能够100%地直接杀死刺激隐核虫(包括幼虫和滋养体期的虫体)!这一物质的存在,使得一条健康的长鳍篮子鱼,根本不需要为这一困扰了“鱼兄鱼弟”的疾病担心。虫子上来?原地爆炸!



 


图源自:【2】


如上图所示,幼虫虫体逐渐变圆、纤毛脱落,之后核区膨大,最终虫体破裂死亡。滋养体经过外膜分离最终变圆,破裂死亡。


然而,不光是海水中刺激隐核虫,长鳍篮子鱼体表黏液中的抗虫蛋白甚至对“淡水白点病”的病原——多子小瓜虫,以及感染哺乳动物的布氏锥虫,同样表现出了极强的抗虫性!这两种情况中,黏液蛋白分别在浓度达到5.0 mg/mL和3.0 mg/mL时达到最低杀虫浓度(与溶液接触60min后,致死率达到100%)。这意味着,长鳍篮子鱼的这一抗虫蛋白没有抗寄生虫的特异性;也就是说,它可能对其他寄生虫也具有杀灭作用。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如若如此,那这一抗虫蛋白,对寄生虫虫体作用时的影响也将更具有探索价值。


 

 

不过长鳍篮子鱼的体表黏液的厉害之处还不止于此……有实验表明,除对大肠杆菌无明显抑菌活性外,长鳍篮子鱼体表黏液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霍乱弧菌、温和气单胞菌、溶藻弧菌、海藻链球菌、海豚链球菌、副溶血弧菌、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星形诺卡氏菌病,均表现出了明显的抑菌活性!这说明长鳍篮子鱼黏液中的蛋白同时还具有较广泛的抗菌谱!

目前发现的生物活性物质中较少有这样既能抗菌又能抗寄生虫的存在。

不得不说,这家伙(长鳍篮子鱼),可真是一条“天之宠鱼”!

 

 

 

p.s.:现代实验室研究中使用的刺激隐核虫都为实验室培养。然而,寄生的生活史,使它们无法单独培养。因此,自2003年起,中山大学的李安兴老师课题组,便建立了以卵形圆鲹为宿主的传代培养和保种方法,获得了大量的虫源储备。换句话就是说,实验室里用这么一群“倒霉蛋”,生出来就是要得病的……(感谢它们为“鱼兄鱼弟们”做出的贡献!)

卵形圆鲹:“嘤嘤嘤……我招谁惹谁了”

 

参考文献:

[1]鱼类抗刺激隐核虫感染的黏膜免疫研究进展

[2]黄斑篮子鱼皮肤粘液对刺激隐核虫及一些病原菌的抑杀作用

[3]一种黄斑蓝子鱼l-氨基酸氧化酶的基因全序列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4]网箱养殖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及治疗

 

来源:海洋欢乐谷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SuvkeTYqCkW68RAhAfZj0A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