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链接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研究实验室 | 迎新网 | 海洋大学堂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 | 海大附中 |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 西海岸校区建设 | 教育基金会 | 校友会
版权所有 :中国海洋大学 京ICP备16054026号-5
10月29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向阳红18”船顺利停靠国家深海中心码头,圆满完成历时20天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2019年度东海科学考察实验研究”秋季航次任务。
该航次针对长江口及东海海洋水文、地质和生态环境特点,围绕各基金项目的观测需求,在北起长江口、东至冲绳海槽西部陆架、南至台湾东北的东海海域开展了海洋水文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生态、海洋地质、大气和地球物理等多学科综合调查与实验。海洋一所冉祥滨博士担任首席科学家。
该航次观测站位共49个,潜标回收站位1个。船、队员克服了大风等恶劣天气,完成了潜标回收,进行了温盐深仪剖面观测49次、底质箱式作业44次、插管取样38管、沉积物重力取样作业21次,获取岩芯18个,大体积水体采样31站并在走航期间进行了真风速观测、气溶胶采样及海底地形观测等。
该航次成果将为深入研究“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双重压力作用下东海陆架区源汇格局、海洋环境演变和生态系统响应”以及“外源强迫和强混合作用下的东海物质、能量输运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来自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复旦大学、河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30名科考队员参加该航次。